(資料圖片)
1398年6月24日,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應天皇宮(今南京故宮)逝世。
朱元璋,濠州鐘離(今安徽鳳陽東北)人,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,幼名重八,參加農民起義軍后改名元璋,字國瑞。
朱元璋幼時貧窮,曾為地主放牛。1344年,他進入皇覺寺為僧,后因吃不起飯離開寺廟流浪。25歲時,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,因為聰明勇武,他晉升很快。1356年,朱元璋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。
1368年,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后,在應天府稱帝,國號大明,年號洪武。之后他北伐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(tǒng)治,又平定四川、廣西、甘肅、云南等地,最終統(tǒng)一中國。
朱元璋在位期間,下令農民歸耕,獎勵墾荒;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;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;大力提倡種植桑、麻、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;徒富民,抑豪強,下令解放奴婢等等。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,社會生產逐漸恢復發(fā)展,史稱“洪武之治”。
1380年,朱元璋廢丞相,設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使司、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,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。
1398年,朱元璋病逝于應天皇宮,享年71歲,廟號太祖,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,葬于南京明孝陵。
統(tǒng)籌:梁冰 編輯:許怡童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(chuàng),版權為鄭州報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(正觀新聞)所有,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,如有違反,依法保留追究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