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:打牧草備“冬糧” 呼倫貝爾3000萬畝打草場收割忙
作者 張瑋 張東陽
進入秋季,內蒙古草原便進入牧草收獲季,牧民們開著機器割草、晾曬、打捆,為牲畜儲備過冬飼草。
(資料圖)
呼倫貝爾草原面積1.5億畝,其中天然打草場3000多萬畝,生長著堿草、針茅、苜蓿、冰草等120多種營養(yǎng)豐富的牧草,素有“牧草王國”之稱。每年8月末,呼倫貝爾大草原迎來牧草豐收的季節(jié)。
圖為呼倫貝爾草原上打草現(xiàn)場。王凱超 攝今年,鄂溫克族自治旗好力寶嘎查牧民滿都拉家的3300畝天然草場喜獲豐收,他從兩天前開始忙碌??粗窈竦哪敛?,滿都拉預測今年能打800多捆,足夠家里30多頭牛和1000多只羊過冬。
滿都拉說:“今年雨水充足,牧草長勢非常好,我想再購置一些打草設備,干起活來更快,更省勁?!?/p>
如今,機械化打草成為牧民致富的好幫手,原本4到5個人一個月才能打完的千畝草場,現(xiàn)在兩三天就可以完成。
滿都拉告訴記者,他家已經機械化打草十多年了,“目前我家有3臺打草機、1臺圓捆機、3臺摟草機,不僅效率高,還不浪費牧草?!?/p>
拖拉機的轟鳴聲,牧民忙碌的身影,在巴爾虎草原上構成一道美麗的秋收圖。
圖為呼倫貝爾草原上的牧草捆。 王凱超 攝新巴爾虎右旗寶格德烏拉蘇木呼倫嘎查牧民圖布新家草場上,割草機、攏草機等機械設備正在輪番作業(yè),收割的秋草一片片鋪在草原晾曬,等待打包成捆。原本寂靜的草原上熱鬧歡騰,一派繁忙。
“我家有3000多畝草場,計劃打草2000畝,今年雨水還不錯,就目前的情況來看,除了能滿足自家牲畜過冬,還有結余飼草可以出售,增加點收入。”圖布新甭提多高興了。
近年來,呼倫貝爾市通過草原生態(tài)保護補助獎勵、退化草原生態(tài)修復、退牧還草等項目的實施,草原生態(tài)服務功能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。
同時,為不斷鞏固草原生態(tài)保護成果,春季牧草返青期,呼倫貝爾的草畜平衡區(qū)全部執(zhí)行休牧制度,休牧期確保不少于45天,緩減主體草原放牧壓力。
記者從呼倫貝爾市政府部門獲悉,各地天然打草場刈割起始時間不得早于8月25日,牧民按照規(guī)定,刈割作業(yè)區(qū)寬度不大于300米,留草籽帶寬度不小于20米,草場留茬高度不低于7厘米,機械化打草確保打草場合理有效地保護和利用。(完)